2019年1-8月玻璃制造工业生产者出厂售价趋势统计分析
房价预期—房地产需求—实际房价—房价预期的循环可以形成负反馈。
一、从战略角度,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核心位置 1、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讨论 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六大统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这都是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切入点是供给端。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低于31个省市所设定的平均目标5.9%,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了扩内需一定要符合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扩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间要有破与立,有短期和长期的配合。凯恩斯需求政策与疫情救助政策以及扩内需战略不同,一定要区分清楚。只要出现持续的市场出清困难,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紧缩,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不足,都意味着存在着失灵和扭曲,需要在制度上进行修正和调整。如果稳主体、稳就业、保主体、保就业没有实现,简单的收入分配政策和促进消费政策就很难起到消费恢复和扩张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存在一些争议。
如果这两个方向南辕北辙,就会导致供给端和需求端在中短期出现矛盾,从而导致政策过度摇摆,进一步产生市场扭曲。更重要的是,投资在下一期会产生新的供给。从供给侧来看,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使得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难以为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我们持续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如此一个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和潜力的市场决定了我们始终具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优势条件和内在能力。从时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既不是短期之策,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从全局高度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已十余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
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是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
这就要求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共同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彰显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竞争优势。从特征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不是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而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民经济循环就是各类生产要素或商品以供需关系为导向进行市场化配置的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7万美元,是全球最大规模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需求侧来看,我们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因此,根据我国自身发展需要进而适时调整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褪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传统的依靠强力政策刺激、透支或前置需求从而抬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国拥有1.69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具有坚实而强大的供给基础。
从空间维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并非故步自封,也非各自为政,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所以说,推动科技创新,抓住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个最本质特征,就是牵住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牛鼻子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市场无限量供给美元,再加上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无收缩的迹象,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仍在持续扩大,这迟早会危及美国币值的信用,加速国际货币秩序向多种储备货币体系转型。最近十年,美国涣散的金融监管与松弛的财政纪律,让美元币值信用成为威胁全球经济体系的不定时炸弹。它们希望维持SWIFT的政治中立,不赞成将银行业花了40年打造的金融全球化基础工程如此轻率地加以拆解。当这个系统正常运作时,没有人会关注它的法律地位。第二,北京已经决心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系,都必须将经济活动维持在过度消费与信用扩张的亢奋状态,才能避免世界经济衰退与金融体系的崩解。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联合国大会成立的国际货币及金融体系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相当激进的改革建议。第一,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伊朗等主要石油出口国,不断在推动放弃以美元为石油计价单位,它们仍在设法说服波斯湾国家,商谈改用一篮子货币的替代方案。
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乃是必然的选择。但从2014年10月开始SWIFT的定位成为全球金融机构以及非西方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国与欧盟正在找寻对俄罗斯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手段,它们将脑筋动到协会的头上,准备将俄罗斯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
身为英国主权象征以及最高精神领袖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她在2008年11月莅临伦敦政经学院时,抛出了一个很直率的问题:为何几乎没有经济学家预见这场全球性信用市场崩解的来临? 女王这一大哉问,引发英国经济学界极大的震动。这个委员会的专家小组主席,是由斯蒂格利茨出任,他一向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亚洲金融危机时严重失职,导致亚洲国家在过去十年间大量囤积外汇,并加速了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这几年来人民币结算的双边贸易总量快速增加,从2008年新政策推出,到2012年,在短短4年内,规模已经达到297万亿人民币。以金砖五国为首的非西方国家也强烈反对这项举措。所以他们随后联名上书女王,沉痛地指出过去30年主流经济学早已走火入魔,经济学已经成为应用数学,经济学研究与现实世界愈来愈脱节。按照这样的速率,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的森林与渔业资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耗竭。
经济活动一旦紧缩,全球金融市场就会出现巨大的振荡。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与智库所发表的分析报告,都将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以及金融体系不稳定的症结,指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缺陷。
当时就提到美国著名经济学系在培育年青一代学者时,都是导引他们钻研艰涩而细微的议题,忽视培育综合性分析的能力,回避对自由市场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将大量精力用于学习尖端数学工具与统计模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终于激发世界各国倡议建立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意图彻底打破美元的独占地位。
在资本主义的资源分配逻辑下,全世界的生产活动主要是满足地球上富裕阶层的物质需求。全球暖化问题已经开始让人类面临愈来愈频繁的巨大天灾。
现在,香港、新加坡、伦敦、苏黎世等国际金融中心,都争相成为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国债交易市场。首先,绝大多数银行业者都反对将SWIFT降格为美俄战略对抗的工具。斯蒂格利茨主张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要积极回应欧美所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的要求,它们应该考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架构外,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这些大胆的提议现在纷纷出笼,因为许多国家都意识到,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负责任的全球经济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来平衡美国滥用其铸币特权。
许多科学家都提出警告,全球暖化的效应已开始反噬。2015年4月1日起,俄罗斯的银行开始全面换发银联系统的信用卡,以突破VISA与万事达卡对其的封锁。
在此之前,它们可以先扩大区域性的货币基金,例如《清迈协议》所倡导建立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基金,或是由委内瑞拉等七个南美洲国家组成的拉丁美洲外汇储备基金(FLAR),或是金砖五国推出的金砖储备基金,让这些区域性机制发挥短期融资与稳定区域金融的功能。当时这篇报告就担心这样的训练导向,将培育出一代愚笨的卓越学者(idiot savants),精于分析工具与抽象理论,但对现实经济十分隔膜。
但另一方面,对加速破坏地球环境、掠夺第三世界资源,以及剥削经济弱势团体而言,资本主义也是最有效率的制度。从2010年到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跟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白俄罗斯、巴西、英国、瑞士等23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3万亿人民币。